累计签到:1 天
连续签到:1 天
[LV.1]初来乍到
多谢老马回帖,贴子已经关了,就回在这里吧:
手术中的脱落肿瘤细胞,一种可能是掉在胸腔内,种植在正常组织上而形成新的肿瘤;
——这个不明白,胸腔不是和腹腔有间隙相通的吗?人体内结构普通人难直接接触,但鸡鸭鱼应该都接触过吧。
皮疹的严重程度与癌细胞尸体无关。
——我感觉是有些皮疹现象与癌细胞尸体无关,有些皮疹现象与癌细胞尸体有关。以前老外临床报告判断靶向是否有效的一个现象就是皮疹,靶向有效就意味着杀了癌细胞,癌细胞被杀就有尸体,所以起码有些皮疹现象是与癌细胞尸体有关。
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的作用原理是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,使胶原蛋白合成增加。继之,血管纤维基质大量产生,成骨细胞活性增加而形成新骨。
溶骨性病变产生再钙化,一般在照射后3—6周开始,高峰在2—3月。
——是的,我爸爸第3个月CT才看得出来癌组织明显钙化。
而且骨头转移一般是多发的,全身性的,骨转移放疗一般只针对部分病灶。
——我看法有些不同。我觉得骨转移一般是逐步转移的,会有转移途径,比如从胸椎再到腰椎再到盆腔,之所以“全身性”是因为发现得晚。
骨转移放疗确实一般只针对部分病灶,但能把骨转部分的癌负荷降低大部分,对提高药物敏感度有好处。
你的观点:CA153是乳腺癌指标,CA199是肠癌胰腺癌指标,CA125是卵巢癌指标,但它们对其他癌细胞也很可能会作出反应,它们的位置特殊性,给我们提供了从胸部到盆腔的监视功能。
……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的观点:你这样分类有些想当然了。
CA153是一种乳房上皮细胞分化抗原,固定于细胞膜上的分子量较大的粘液性糖蛋白,存在于乳腺、肺、卵巢和胰腺的恶性肿瘤细胞,对乳腺癌细胞膜片断具有特异性。
CA199是一种粘蛋白型的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,为细胞膜上的糖脂质,因由鼠单克隆抗体116NS19-9识别而命名。在血清中它以唾液粘蛋白形式存在,分布于正常胎儿胰腺、胆囊、肝、肠和正常成年人胰腺、胆管上皮等处,80%-90%胰腺癌的患者血中CA199明显升高,肝癌、胃癌、食道癌、部分胆管癌的患者亦可见增高。
CA125是一种糖蛋白,广泛存在于间皮细胞组织中,是很重要的卵巢癌相关抗原,在非黏液性卵巢癌和上皮细胞性卵巢癌细胞株上表达,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也有部分CA125阳性,乳腺癌40%、胰腺癌50%、胃癌47%、肺癌41.1%、结肠直肠癌34.2%,某些良性疾病如肝硬化、慢性胰腺炎、肝炎、子宫内膜异位、子宫肌瘤、子宫肌腺症、卵巢囊肿和盆腔炎症等疾病时都可见CA125升高。其中子宫肌腺症患者CA125的阳性率可达80%。肝硬化CA125阳性率可达90%,而腹腔积液中的CA125浓度更高。心功能减退时,CA125可大幅度升高,胸部疾病所致的胸腔积液中的CA125浓度异常升高。
——我这是根据实际病例所提出来的假设,而且你贴的定义并没有排斥我说的“位置特殊性”。CA153被刺激,自然是有癌细胞跑到乳腺位置去刺激;CA199被刺激,自然是有癌细胞跑到肠、胰腺位置去刺激;CA125被刺激,自然是有癌细胞跑到盆腔位置去刺激。CA153、CA199、CA125明显不是全身性指标。
明显如“esmeralda”的姐姐,手术后乳腺位置的CA153低到0.83,而CA199 40.83,CA125 75.45超标。如果CA153是全身性指标,又怎么会低到0.83呢?
|
|
|
|